發布日期:2022-05-27
“國之大者”是事關人民幸福安康、社會長治久安的大事要事。2021年底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通過政府采購方式,委托紫金保險作為自治區道路救助基金管理人,負責救助基金的運營管理工作,旨在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提供無償幫助。自2022年1月受托以來,紫金人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鼎力扛起兜住民生底線,保障民生福祉的重任。至5月24日,內蒙古路救已成功墊付搶救費用突破1000萬元,受益群眾276人次,為自治區交通事故受害群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為受害家庭送去了生的希望。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內蒙古路救在總公司領導直接關心和路救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借力紫金保險內蒙古分公司,迅速與自治區財政廳、公安廳交管局、衛健委、高院等廳局建立了高效順暢、緊密合作的溝通協調機制,有效整合了“基金籌集者、管理者、執行者、監督者”等各方面資源,通過政企攜手,構筑生命安全保障,全方位提高了救助服務的效能。
1月初內蒙古路救中心即在全區12個盟市成立路救辦公室,設立了15個服務網點,迄今已按受托合同完成了35個網點設置,全部網點均與屬地交警合署辦公。通過建立健全內蒙古路救中心、各盟市路救辦和重點旗縣路救站三級網絡管理,確保了項目的全面切換、無縫銜接;通過實行專員分片區管理,避免雙向消耗,確保管理效能1+1>2,實現全自治區墊付全覆蓋無盲區;通過騰訊系統定期召開遠程視頻會議,以會代訓,嚴管理重考核,一個聲音喊到底,一個標準管到位,既節約了運營成本,更提高了管理效率。內蒙古分公司王洪斌總在分公司會議上反復強調路救工作的重要性,轄內各分支機構聞令則動,隨令而行,帶隊拜訪,積極推動。各地專員從零起步,業務技能穩步提升,雖前期自治區各地頻受疫情暴發影響,但紫金路救人發揚鐵軍精神,不畏艱難,基金墊付金額逐月提升,第一個500萬元墊付用時108天,第二個500萬元僅用時36天,大大提高了“救命錢”的使用效率,獲得了自治區相關廳局領導的認可和表揚。
本著“扶危救急、精準救助”的服務宗旨,內蒙古道路救助基金為民解憂,用一筆筆“救命錢”在關鍵時刻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確保救得快,救得準,救得全,救得好。1月7日,紫金保險受托內蒙古路救項目后墊付的首筆搶救費順利打入赤峰市人民醫院賬戶,標志著自治區引進江蘇路救管理模式成功落地;1 月 20 日,烏蘭察布路救辦完成首筆救助基金跨省域墊付,順利把搶救費支付到山西大同的搶救醫院。2月24日,通遼扎魯特旗發生一起因酒駕造成兩人重傷的交通事故,在交警、醫院和專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心成功將30余萬元搶救費及時匯入吉林大學中日醫院,為兩名受害人和多個家庭帶去了生的希望。迄今為止,內蒙古路救已實現山西、吉林、河北、陜西、寧夏、北京等自治區以外多家醫院的搶救費用墊付,為受害人省外救治墊付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雪中送炭伸援手,解危救急顯真情”,一面由傷者家屬送給內蒙古路救中心的錦旗上寫道。3月13日,行人郭某付不幸被汽車撞傷,事發突然,事故雙方均無力支付搶救費用。內蒙古路救中心立即與搶救醫院協調開通綠色通道,墊付近5萬元的搶救費用,讓受害人得到了及時救治。4月13日,一位孤立無援的母親向電視臺求助,她的兒子因車禍導致全身大面積重特度燒傷,生命危在旦夕,祈求幫助度過難關。了解情況后,內蒙古路救中心責成鄂爾多斯路救專員迅速聯系這位母親,講解救助基金政策,協助收集和提交申請材料,2天內將20余萬元搶救費支付到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九醫院,將傷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救助基金的設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關愛,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踐行。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紫金路救將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格落實公司要求,扎實推進“路救+”。利用科技賦能,推動管理創新,豐富申請方式,縮短審批時效,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讓救助基金更多惠及千家萬戶,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紫金保險的智慧和力量!